关闭

欧莱雅张耀东:你所不知的 外企黄金十七年


        战略之胜:组织架构

        十二年前也就是2001年,发生了一个里程碑事件。张耀东拿出了巴黎欧莱雅和美宝莲的拆分方案,将两个团队正式拆分。

在此之前,美宝莲和巴黎欧莱雅还都由一套团队操作,无论是在销售、品牌还是管理层面。这造成二者的消费者定位也未明显细分。

“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,去一个商场里面看到一个专柜柜台,一半是蓝的、一半是白的,白的是欧莱雅,蓝的是美宝莲。”一个团队两个品牌,从成本角度,当然是合算的。同样是管理一个商场的专柜,干嘛不一起管呢。

而国外也无可参考经验:当时在法国,这两个品牌是分开运营的,但是在其他国家,也有合并运营的经验。

所以最早张耀东的思路,“组织架构”是按照渠道来分,而不是品牌。这样从成本、管理来讲最合理。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:产品是通过经销商销售的,这个经销商只负责百货店,那个经销商只负责沃尔玛,本来深圳只有一个经销商,按渠道分后要变成两个吗?两个又好像非常不合理。

当时的巴黎欧莱雅已经以专柜为主,美宝莲既有专柜又有非专柜渠道;张耀东想按照渠道的思路在方案上“搞平衡”,平衡来平衡去,在最终日期截止前两周,拿出了一个详细方案和计划。

结果是跟所有部门大吵了一架。

因为这个方案还是解决不了矛盾,各种矛盾都在看到这个方案后激发。“当时思路不正确的地方,就是没有分清哪条是最重要的主线。”张耀东事后总结。渠道是变化的,即使是现在,对于一个品牌到底是走专柜还是商超、专业卖场,都会根据消费者和新产品品类的加入进行调整,拿着个做主线当然不行。

可是在当时,按渠道分的思路非常自然。“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我当时翻遍了中外《组织行为学》相关书籍,没有一个可以给到我答案的东西。”并且因为牵扯整个团队、太敏感了,从头到尾都只能是张耀东一个人在搭建组织框架,无法和团队商量。

而大老板盖保罗——当时的中国区总裁适时出现,他点了张耀东:“为什么不按品牌分?”

之前一直“不听话”的张耀东痛苦思索了几天,最终决定,要搭建按品牌导向的组织架构!按照这个思路,他又钻研了一套组织方案。

最终,“这套方案就是正确的方案,它奠定了我们多年的成功。”

上文所述的拆分场景出现时、方案落地时,那是张耀东职业生涯的几个最开心的日子之一。拆分过程,证明了此方案的各方阻力是最小的、最科学的。甚至,“分完组织架构以后,我就从来没有担心过哪个月做不到销售指标”。

“这也进一步奠定了我对‘组织构架’的坚信。很多时候,在中国做生意成也是结构败也是结构,我们这些年,出问题的地方也是结构,它牵扯到人、技能、激励等多个方面。在我的管理里面,结构总是排在第一位的。”